长征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(红军长征只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吗?)
1933年9月,南京国府调集100万大军,在空军部队的配合下,采用堡垒战术,对中央苏区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。
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,红军的阵地战打得惨烈和艰苦,最终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宣告失败。为保存力量,在中央机关的领导下,红军主力被迫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。
但是,红军长征,只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吗?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?
首先,军力的博弈完全不在一个等级。
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作战,和前四次围剿有着明显不同,根据德国军事顾问赛克特,也就是依靠强大火力和人数,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。
当时,中央红军的苏区根据地并不大,所以红军强调战略机动作战,但是这种机动的前提就在于,敌军不会采取稳扎稳打的围困战术。
所以,第五次围剿作战,国民党军每打下一个地方,直接在该地修碉堡,红军缺乏重武器,攻坚能力很薄弱,假如去硬夺一片碉堡,死伤必然惨重,弹药也根本经不住消耗。
所以,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,由于采用老式战术,导致人力和弹药消耗无法及时补充,战役很难持续展开,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战略被动。
其实,这种战术在中国历史上多次使用。
明朝末年,袁崇焕对付后金军队,便是使用的这种战术,但是大明的国库太穷,根本经不起消耗,所以才失败了。
清朝时期,曾国藩就是用这种方法对付太平军,最终导致天京事变;
抗战时期,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,在华北大搞囚笼战术,将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碉堡炮楼进行围困,极大限制了抗日力量的机动作战。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产能和消耗不匹配。
当时,中央苏区根据地里的地主老财,已经被打光了,无法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,再加上苏区长期遭受国民党经济围困,内部还没有形成良性经济循环。
中央苏区也做出了很多努力,包括开垦荒地、建设工厂、银行、学校、报社等产业,但是产出根本经不住军民消耗,国民党军稍微外部经济围困,苏区根据地的经济环境便陷入被动。
在1933年,中央苏区进入鼎盛期,总面积达到8万平方公里,中央红军近30万部队,总人口450万,根据地的产出自然达不到近500万人的消耗。
当时,由于苏区根据地劳动力的缺乏,导致粮食的生产处于荒废边缘。
根据相关资料统计:在1934年2月时,中央苏区一共还有六十多万担荒田,并号召说“最低限度要做到消灭四十万担荒田”。
那么,这就意味着,中央苏区根据地至少有二十万担的田地,无法凑足最低限度的劳动力。
特别是军事工业的产出,虽然建设有枪炮厂和弹药厂,但是由于生产条件落后,产能严重不足,无法满足近30万大军的需要。
这就导致在战争情况下,内部的军事经济循环一直没有建立起来,再加上军事上失利导致战利品也无法供给,失败自然是在所难免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中央苏区已经没有产能供给军队持续作战,中央红军主力只能选择放弃根据地,并以长征的形式进行战略转移,优先让军队能够补给到必备物资。
其实,抛开军事原因,经济原因的影响最大,地盘有限额,军民人口太多,为解决消耗要么扩大根据地,要么转移根据地。
但是,由于两方的军事力量悬殊太大,扩大根据地自然不可能,转移是中央苏区唯一的出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