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款干什么(企业要不要借款呢?)
经营企业时,要不要借款呢?这应该是企业经营者总在思考的问题。确实,我们也看到了,有些企业,甚至有些知名大企业因债务问题处理不当,最后轰然倒下。企业借款后,因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,因为付不起利息,企业走到了失信边缘,甚至一蹶不振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我们见到过许多诸如此类的案例。
企业要不要负债,企业家有不同的答案。有位知名企业家就说:“我的企业不负债、不融资、不上市,我有多少钱,就做多少事。”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?评判之前,我们不妨看看人家的企业经营得怎样。现在她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,经营顺风顺水,事实摆在这,我们大概不好说人家的观点不当。
可是,有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:绝大多数企业在经营中都会借款。企业为什么要借款呢?主要原因在于:企业赶上发展机会了,自有资金不足,利润滚雪球似地积累资金太慢,股东又不愿增加投入,可企业又不能失去这次机会,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借款实现扩张。借款运用得当,它能帮企业抓住机会,能帮企业快速做大做强。如此说来,企业借款不仅没什么问题,而且就应该借款。
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,借款的另一面可能是一地鸡毛。如果企业经营者对机会的判断不那么准确,企业经营者基于错误的判断借款去搞扩张,这番操作下来,必然是祸不是福。
关于企业要不要借款的问题,我们应理性看待,区别看待。企业遇到了发展机会,适当借款是可以的,只是借款时要考虑资金成本。譬如说,高利贷就不能借。款值不值得借,有个前提需要把握,借款利率不能超过投资收益率。资金成本若超过了投资收益,这意味着企业在赔本赚吆喝。
再反过来说另一种情形,企业借款盲目扩张,极可能酿成灾难。当然,扩张是不是盲目,做的时候经营者是不自知的。什么叫盲目扩张呢?企业前期调研不够,没来由地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,或者在市场低迷时想着用钱砸开一个市场。这样的扩张,就是盲目的,盲目扩张的实质是市场投机。企业用自有资金投机,不利影响可能还小点。倘若企业借款投机,一旦赌输了,多半会输得很惨。
企业借款,最多能借多少呢?终归有个上限,衡量上限的标准是,企业每年的息税前利润能偿还当年的借款利息。我想,理性的企业经营者应该不会把借款做到这个上限去。企业借款达到上限,意味着企业是弱不禁风的。一旦碰上市场波动,企业将疲于应付,届时不仅不能偿还到期债务,甚至可能连借款利息都还不了。企业若无法借新还旧,信誉立马就会破产。企业失信了,将很难继续经营下去。
很多企业倒在了债务问题上,并非这个企业的经营完全不好,就因为前期摊子铺得大了点,款借得多了点,恰好又赶上了市场低迷,几个因素碰到一起,企业束手无策,只能惨淡离场。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结局。吞下这枚苦果时,企业经营者不能怪自己运气不好。之所以结出了这枚苦果,原因还在于企业资金管理失范,企业经营者者在资金使用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谨慎。
最后,我想用一句话为本文做总结,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,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,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中的核心。管好钱、用好钱,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,也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