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吃饺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(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?)
在我国古代,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曾经还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《汉书》中说: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意思是说,从冬至这天开始,阳气跌至低谷,开始回升。事实上,从冬至开始,白昼会越来越长,人们认为这也寓意日子越来越好,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。
冬至吃饺子,是流传在北方的一种习俗,在北方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。
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?
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东汉时期的医圣——张仲景。
张仲景,名机,字仲景,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,著有《伤寒杂病论》。饺子原名“娇耳”,就是张仲景发明的。
据传,张仲景回到家乡,眼见城外的穷苦百姓在冬天缺衣少食,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,张仲景看到心里十分难受,决定救治他们。他让弟子在城外的空地上支起药棚,架起大锅,熬煮药汤,给穷人治病。
张仲景的这个药方叫做“祛寒娇耳汤”,将羊肉、辣椒和其他一些驱寒的药材先放到大锅里面熬煮,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用刀切碎,在和面制成面皮,用面皮包着药材,做成类似于耳朵的形状,称之为“娇耳”,再下锅煮熟后,分给病人。每人一碗汤,两只娇耳,人们吃下娇耳,再喝上一碗热汤,顿时全身发热,血液流通,耳朵也不冷了,如此持续直到大年三十,病人冻伤的烂耳朵就好了。
后来,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,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了一种食物,叫做“饺耳”、“饺子”,在冬至这天天,以纪念张仲景当时治病救人的故事。
距离张仲景治病救人的故事已经过去了1800多年,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耳朵冻伤也不再需要“娇耳”来治疗,但是冬至吃饺子的习惯却是流传下来,成为了人们最常见,最爱吃的一种食物之一。
冬至的饺子皮大差不差,但饺子馅就非常丰富了,有白菜、玉米、猪肉、虾仁、牛肉、韭菜等等。
全国各地冬至还吃些什么?
除了北方冬至习惯吃饺子外,我国南方还有些地区会在冬至吃馄饨或者吃汤圆。在潮汕地区,冬至又被称为“小过年”,有“吃了冬节圆多一岁”的说法,里面的冬节圆就是汤圆,吃汤圆寓意“团团圆圆”,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上海也会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,而杭州则吃年糕,江南地区又会吃红豆糯米饭。